jdg鍍鋅穿線管施工工藝
1、范圍
本交底適用于中航國際北京航空城項目的套接緊定式鋼導管(JDG)明、暗敷設,也就是“jdg鍍鋅穿線管”。
2、施工準備
2.1技術準備
- 施工圖紙和技術資料齊全。
- 施工方案編制完畢并經審批。
- 施工前應組織參施人員熟悉圖紙、方案,并進行技術、環境、安全交底。
2.2材料準備
- 管材、連接套管應采用同一金屬材料制作,并符合國家現行標準《套接緊定式鋼導管電線管路施工及驗收規程》(CECS120:2000)規定。
- 管材及附件的規格符合設計要求,管材表面有明顯、不脫落的產品標識,有出廠合格證和材質證明。
- 管材、連接套管及其金屬附件:內、外壁鍍層均勻、表面光潔、壁厚均勻,無變形等缺陷。
- 連接套管的長度不小于管外徑的2倍~3.5倍。
- 連接套管中心凹型槽弧度均勻,位置垂直、正確,凹槽深度與鋼導管管壁厚度一致。
- 緊定螺釘符合產品設計要求,螺紋整齊、光滑、配合良好,頂針尖固,旋轉緊定脫落的“脖頸”尺寸準確。
2.3機具準備
- 手動工具:電工組合工具、手錘、銑子、手扳彎管器、開孔器、臺鉆、臺鉗、鏨子、專用扳手、管鉗、鋼鋸等。
- 電動工具:切割機、電鉆、電錘、電氣焊機具。
- 測試器具:兆歐表、卷尺、角尺、水平尺、小線、線墜等。
- 其他工具:高凳、灰鏟、灰桶、水桶等。
2.4作業條件
- 暗管敷設
(1) 各層1000mm水平標高控制線已彈好。
(2) 隔墻配管在龍骨完成后進行。
- 吊頂內管路敷設
(1) 吊頂標高線已彈好。
(2) 吊頂吊筋完成后進行。
3、施工工藝
3.1工藝流程
測量定位管路、支架預制管路敷設管路套接管路與盒、箱連接
3.2 操作工藝
- 測量定位
根據施工圖及施工彈出的水平1000mm線為基準,確定盒、箱實際位置和管路走向。
- 管路、支架預制
根據盒、箱實際位置和尺寸、管路走向及安裝位置,加工好各種支架、管件。
(1) 鋼管煨彎可采用冷煨法或熱煨法。
冷煨法:管徑20mm及以下時,用手動煨管器。煨管時用力要均勻。管徑在25mm及以上時,使用液壓煨管器,將管子放入模具,操作煨管器,煨出所需彎度。
(2) 管子切斷:宜采用鋼鋸、切割機切管,嚴禁用電氣焊斷管。斷口處平齊并刮銑光滑。
- 管路敷設
(1) 管路有下列情況之一時,中間應增設接線盒,其位置應便于穿線:
1) 管路長度每超過30m,無彎曲;
2) 管路長度每超過20m,有一個彎曲;
3) 管路長度每超過15m,有兩個彎曲;
4) 管路長度每超過8m,有三個彎曲。
(2) 管路彎曲敷設時,彎曲弧度應均勻,焊縫處于外側。不應有折皺、凹陷、裂紋、死彎等缺陷。斷口平整、光滑,管材彎扁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%。
(3) 管路垂直敷設時,管內絕緣電線截面應不大于50mm2,長度每超過30m,應增設固定導線用的接線盒。
(4) 管路明敷設時,管材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管外徑的6倍。當兩個接線盒間只有一個彎曲時,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4倍。固定點與終端、彎頭中點、電氣器具或盒(箱)邊緣的距離宜為150mm~300mm。排列應整齊,固定點牢固,間距均勻,其最大間距應符合表14-11的規定。
(5) 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設時,其水平或垂直安裝的允許偏差為1.5‰,全長偏差不應大于管內徑的1/2。
(6) 管路暗敷設時,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,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6倍。埋入混凝土內平面敷設時,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10倍;管路固定點應牢固。
(7) 套接緊定式鋼導管管路埋入墻體或混凝土內時,管路與墻體或混凝土表面凈距不應小于15mm。
(8)接頭處應用膠帶綁扎防止混凝土進入管道,混凝土澆筑時應有專人值守防止線管被破壞。
(9) 套接緊定式鋼導管管路與其他管路間的最小距離見表14-12的規定。
推薦你看:鍍鋅穿線管的規范、鍍鋅電線管驗收規范是什么?